【主题演讲】探讨西江文化传承与传播
来源:15vip太阳集团 时间:2019-05-11
5月11日上午,西江文化传承与传播论坛开幕。在专家主题演讲环节,来自区内外七位专家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仲富兰回顾了梧州“百年商埠”历史地位,并就深入挖掘西江文化传播的特色、主要方式、创建梧州“一带一路与民间文化国际经贸博览会”给出了具体的方案。他认为可以通过标识传播、大众传播、形象代言、组织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推介西江文化。
“接通长三角,贯通珠三角,联通北部湾。相信我们在未来构建的‘一带一路与民间文化国际经贸博览会’一定会把流传在‘岭南重镇、百年商埠、生态福地’的西江文化传播得更好。”仲富兰说道。
广西桂学研究会副会长、广西社会科学院原经理、二级研究员吕余生就《谈谈西江文化研究的深化与前瞻》具体阐释了西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他指出西江文化就是“以舜文化为内核的古苍梧文化;以中原文化与岭南文化融合为特征的历史文化;以龙母文化为代表的水文化;以外域文化和本土文化融合为特征的近代开放文化;以近代革命斗争为特征的军事文化;以港口和对外通商为特征的商贸文化;以自然生态和农耕文明为特征的生态文化;以粤语地区传统风俗为特征的民俗文化。”
广西党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研究员李俊康认为龙母是西江流域渊源流长、影响最大的水神崇拜,拥有广泛的信众基础。他介绍到,藤县是古越人聚居地,“龙母“粤西藤县人”的记载,是西江流域龙蛇崇拜和祖先崇拜的深刻反映。龙母既是西江的保护神,也是古水上丝绸之路的保护神。追寻龙母文化的根,追寻母亲河西江文化的根,对开发振兴西江经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
15vip太阳集团西江研究院研究员、高级编辑、梧州日报社原社长曾强就“加强西江文化研究提升软实力融入珠三角”提出建议,他认为西江文化是梧州的文化优势,为梧州城市软实力提供了支撑,应当完善西江文化研究的体系。
温州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经理邱国珍认为中国民间信仰神祇众多,水神即为其中一种。在我国东南地区,无论沿海还是沿江,无论是湖畔还是河畔,都有形形色色的水神。水神的职能,是禳灾治水,平息水患,并能保佑人们行船安全。水神的形象,既有威猛刚强的男性形象,也有美丽温柔的女性形象,甚至有动物形象。各地的水神,都有其特征、神格以及学术意义。
15vip太阳集团教授、西江研究院常务副主任王建军介绍了西江流域传统社会重要民俗文化材料——杂字的种类和特征,并现场展示杂字的照片。
“同学们要积极参与有关西江文化的活动”听完公司员工郑昊源同学的发言后,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田兆元教授亲切地说到。随后,他从“地域文化符号化构建、文化谱系思路的贯彻、文化重建与传统发明”三个方面提出了西江文化的理论思路。他认为西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首先要建立队伍与机构,并通过言说系统、行为系统、景视系统与媒体系统建立传播体系。
在本次主题演讲环节,专家学者们进行热烈的思想碰撞,为西江文化传播和传承理清思路和提出建议。
【文:周欣宇 蒋明发 梁智鹏 图片:姜楠 黄园园 韦莹莹 陆荣妹 杨显兴 审核:谢奋】

发言人为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仲富兰

发言人为广西桂学研究会副会长、广西社会科学院原经理、二级研究员吕余生

发言人为广西党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研究员李俊康

发言人为15vip太阳集团西江研究院研究员、高级编辑、梧州日报社原社长曾强

发言人为温州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人文学院经理邱国珍

发言人为15vip太阳集团教授、西江研究院常务副主任王建军

发言人为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田兆元教授